最近,李子柒陷入了舆论漩涡,“资本裹挟”、“李亚鹏挖角整个团队”、“净身出户”、“股权斗争”……
自7月14日起停更消失的这70多天里,关于李子柒的猜测和传言此起彼伏,真假难辨。不过可以实锤的是,与第三方公司发生了严重纠纷。
停更,对于一个当红网红来说是致命的。可见这次李子柒是真的没路可走,才让矛盾演变的如此激烈。而目前,关于李子柒的背后的真相仍是个谜。
其实类似这种网红与背后资本的矛盾,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。从网红大V出现的那一天,与背后资本的流量变现的斗争就一直在继续,而下场基本都以网红血本无归告终。
但是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是对的吗?作为粉丝心中无所不能的小仙女,或许李子柒在这场与资本的斗争中,能让我们看到期待中不一样的结果。
1、都是资本惹的祸?
其实关于李子柒发生了什么,很多人都分析揣测过了。
起初大家都以为是去学习充电或者处理粉丝骚扰等问题被耽误了,此前李子柒也因为这些事情停更过,而且他的视频拍摄周期本来就长,手艺复杂,因此没人觉得异常。
不过上周以来,各种知情人士纷纷跳出来,曝光了很多内幕,瞬间引爆舆论。在各种知情人士和各大媒体的分析和报道中,可以感受到李子柒面临的问题有多棘手。
而问题的核心便是:资本引起的企业股权、IP和利益分配之间的问题。
自2017年李佳佳(李子柒)与微念合作创立子柒文化后,李子柒与微念就完成了绑定,不过李佳佳(李子柒)并没有在微念持股。
而在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,李佳佳持股49%,杭州微念持股51%。如无意外,拥有51%的投票权,可以决定更换四川子柒的执行董事、法定代表人,也就是说杭州微念控制四川子柒和几大“李子柒”的帐号。
也就是说IP归属权岌岌可危。
其次,利益归属。
李子柒的主要工作是内容端的拍摄和输出,对于IP下属的整个利益链条的食品运营、包装、销售等不涉及。但是食品厂、天猫店等都在微念名下,而这也是赚钱的核心公司。
有分析称,天猫店在杭州微念名下,李子柒没在杭州微念持股,她无法获得股东的收益。如果李子柒能获得天猫店的收入,有可能通过品牌授权与销售额挂钩的方式实现。所以,李子柒获得的收益是通过合同实现的,并不是通过股权实现。也就是说,决定权不在她手中,如何分成,是否与她本人继续合作,都很难决定。
而微念却是风口上最壮的猪。
2017年以来,微念与李子柒互相成就,得到过多轮融资。2017年5月,获得了由华映资本领投、琢石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。2018年5月,B轮融资由辰海资本、芒果文创和新浪微博战投共同投资。此后,微念品牌管理还接连迎来了弘帆资本、华兴新基金基金、众源资本等的入局。
今年,字节跳动加持,持股微念1.48%,由此微念的估值已达50亿元。
而这个估值当之无愧。2018年8月,李子柒与故宫食品达成合作,李子柒天猫旗舰店开业,开业时店铺粉丝近65万,一炮而红,上线6天就有5款产品销售额突破千万;2019年,李子柒被曝光赚1.6亿元,超过6成上市公司;2020年1月,李子柒柳州螺蛳粉月销量就超500万袋,而后入住各大线下连锁商超,销售额再创高峰。
年收入过亿,主打的产品款款爆火,公司估值翻倍增长,获巨无霸赏识加持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大家也都默认,一切的成绩来源于内容创作者李子柒。但是细究一下,从股权利益上看,却都与李子柒本人无关。
利益之下无道义。从李子柒断更后那一句秒删的评论“资本真的是好手段”可知,资本这次大概是没打算讲道义了。
而且如果签了竞业限制条款,有可能李佳佳想自己单干都不行。而且另起炉灶,面临的将会是什么,谁都不知道。
如此看来,李子柒可能真的比想象中还要惨。